洪澇災害過后,不可忽視的污水問題!
暴雨初歇,洪水漸漸消退,城市也在慢慢恢復,由于內澇與城市排污系統混合在一起,水體污染很嚴重,甚至混雜了危害人體的化工藥品,若不及時處理,易引起多種危害!
01重大自然災害易造成嚴重的水污染
通常來說,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后,建筑物損壞、倒塌,水源也會遭受嚴重污染,給周邊居民造成極大困擾。
同時,地下水位改變,使深井水受淺層水或地面水滲透的影響,造成污染。水源附近衛生管理不善,有污水、垃圾、糞便時,也可能會影響水源,通過水傳播的致病微生物也可導致水污染,并引起傳染病的暴發流行。
02災后水污染的來源
水污染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:
1:洪災期間,大量的房舍與畜棚被洪水淹沒倒塌,蒼蠅、老鼠以及垃圾糞便四溢,動物尸體沖入水中,使有機物濃度大大增加,各種細菌、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。導致水體生物性污染急劇增加。
2:洪水來勢兇猛,部分城鄉工業發達地區的工業廢水、廢渣、農藥、化肥及有害化學品來不及搬運和處理,受淹后導致局部水環境受到化學性污染。
03污水治理,刻不容緩
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“災后有大疫”,污水對人和家禽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不容小覷,是很大的安全隱患,為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,水災過后,災后污水處理成當務之急!
針對災后污水處理難的問題,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,利用傳統厭氧/好氧活性污泥生化處理工藝,采用智能曝氣系統,通過檢測溶氧量,自適應優化局部曝氣量,使得災后污水處理效果更佳。利用生物膜池取代傳統二沉池,污泥截留效果好,有助于污泥濃度的提升,提升出水水質。
當災后污水經管網系統收集后,經格柵進行攔截污水中大量浮體,隨后進入污水調節池調節水量和均勻水質,減少污水在厭氧狀態下的惡臭味,隨后進入缺氧池攔截污水中的細小懸浮物,去除一部分有機物,并在接觸氧化池中進行降解和凈化。
接觸氧化池內填料上的生物膜在好氧環境下會去除水中的CODcr、BOD5、NH4-N、SS等污染物,好氧菌以填料為載體,利用污水中的有機物為食料,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鹽類,從而達到凈化目的。
任何自然災害的發生都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損失,為了水環境更好的發展,結合水生態修復這個更高的目標,做好頂層設計,融合多類知識,降低災后水污染帶來的一系列影響。
唐山中天世紀環?萍加邢薰 tszhongtian.com